婚姻
斗门古婚俗分为如下几个步骤:
(一)纳彩 男方派媒人向女方议亲;
(二)问吉 女方如答应婚事,男方则进一步询问女方姓名;
(三)纳吉 男方了解女方姓名、生辰后,再请相命师占卜。如合配,媒人便将男方“字号”送到女方,这叫“送年生”。比较传统的男家,往往在接到女家的“年生”后,会把它放在神台上,以三日为限,视家人有否摔破茶杯、饭碗或者其他器皿,以占卜女方是否“败家精”。三日之后,如没有诸事发生便由相命师占卜推算,即将男女双方的“年生”放在祖先像前卜杯来确认祖先是否许可。如果跌茭杯一阴一阳(即一正一反)称为圣杯,谓之合配;跌阴杯(即双反)也可缔结姻缘;跌阳杯(即双正)即不合配。如果认为可以配婚,则由男家择定文定(文定即“过门定”)和结婚日期,通知女方;365bet体育365bet官网_bt365体育在线_365体育亚洲官方入口app下载
(四)纳征 这天男家将部分商定的礼金、礼饼、猪肉、大舅鞋等送去女家,礼帖写上“文定吉祥”。女家收到男方订物后,就会派送给亲友邻居,以示其家中某女已名花有主。纳征收取后,双方夫妻关系即已确定。在未过门之前,如有一方先逝,另一方则要为其服丧,下葬后,夫妻关系可告终;
(五)请期 即确定举行过门仪式的日期,先由男方约定吉日,后与女方商量,女方先推辞,如此往来三次之后始定婚期。
传统的婚礼程序很繁复,有接太公、安大床、梳头加冠、挂字架、出轿迎亲、新娘下轿、逗新娘饮喜酒、拜堂、敬甜茶、三朝回门、六朝探望等。现代的婚礼程序与过去有了很大改变,远没有过去那样繁复。
招亲
即做礼,意思是提前告知亲朋友好友儿女要成家的喜讯,让亲友都来喝喜酒,并且准备婚庆所需一切应物品。招亲当晚,男方父母为儿子设“渐老宴”,并聚堂唱乡歌,谓之“歌堂”。近年来,这一习俗渐渐简化,变成准新郎在结婚前一晚,邀请好友、男伴在家中热闹一番。女子接了男方吉期(迎娶时间)后,一般不出外串门,多在家中准备娶妆。吉期的前一晚,则邀平时女伴在家中相聚,家中备下时新水果糕点,名为“摆茶会”。
招亲当日新郎家的直属或旁属亲戚必须担酒米(即用一对箩筐装上数斤米,再放上米酒两瓶、利是一封以及雄鸡一只),如是至亲还必须做糍(主要是油炸糍仔和煎堆)。亲友担来的酒米、糍、雄鸡等,主家必须用来祭祀祖先,然后回赠一半及利是一封给客人带回家。这一习俗对于斗门镇人的各种喜庆都一样通用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人们渐渐淡化这一习俗,很多人都只是送钱礼。
迎亲
在迎亲这天凌晨的寅时至卯时,男家的父亲在祖先灵位面前为新郎梳头(如父亲不在世,则由长兄或叔辈代之),边梳边唱:“一梳夫妻和顺,二梳白发齐眉、三梳儿孙满地,”女方亦然。新娘出嫁当日,先将全部嫁妆(包括木笼、被褥、蚊帐、衣服、茶、自用的日用品以及赠给男方长辈、同辈等人的鞋袜等)跨过火盆再送到男家(意即旺旺相相,希望女方到了男家后日子能过得红红火火),俗称“行嫁妆”。嫁妆的丰俭视女家的家庭经济状况而定,一般都有新娘随嫁的服装,少则几套,多则一二十套,男方也将余下的礼金、猪肉、礼饼等送去女家。将近吉时,新郎官换上新服,头戴礼帽,身着咖啡色长衫马褂,脚穿博士鞋,胸前挎交叉红绶和一个大红花球,在家门口等待,而男家派出的仪仗、鼓乐和花轿则前往女方迎亲。花轿到女家门口后,伴郎拿着一个红色的柬盒送给女家,要求开门接新娘。这时,女方相好的姐妹就会出来拦住花轿,向伴郎讨要新娘出阁的“利是钱”和香烟、糖果。经过一番商讨,待付够“利是”后,女方就会让男方亲友进入女家屋内,坐在大厅等候。这时,新娘穿着红色绣花百褶裙,头戴凤冠,脚穿绣花布鞋,以巾垂脸,由侍妗(俗称大妗姐)搀扶出阁。先向祖先和父母叩别,然后由大妗姐打红伞陪着出家门直至上花轿,大妗姐扶着轿杠一直把新娘送到新郎家门。
这时,礼生喝礼,喊道:“花轿到,时辰到,请新郎哥踢轿门”,然后由新郎拉着新娘出轿门,大妗姐把新娘背入男方家时燃放鞭炮。新娘首先跨过摆在门口的火盆,意为旺夫益子。新娘入新房换过服饰后,由大妗姐搀扶出厅堂与新郎一起叩拜祖先及家中长辈(即拜堂),然后向在座长辈敬茶,接茶人给新人“利是”或“金银首饰”(即饮新抱茶)。饮过新抱茶后婚宴开始,由大妗姐带新人向喜宴上的亲友敬酒,婚宴必有鸡、藕(寓意佳偶天成),发菜、蚝豉(寓意发财好事)等。斗门人事事讲好意头,所以婚宴上的菜名也非常讲究,如:“佳偶天成”、“百年好合”、“横财就手”等。宴会后,大妗姐就会恭请新郎回房与新娘喝交杯酒。时至今日,这些繁复礼节已经逐渐简化。
斗门镇民风纯朴,对婚姻大事非常重视,因此除以上习俗外,在迎亲之前男方还要择吉日、吉时,用柚子皮烧水,把新床洗一遍,再请家中长辈或村中的年长且儿孙满堂者来铺大床(俗称“校大床”),然后在大床上撒红枣、莲子、花生、爆谷花(把谷放在热锅中炒至开花状)寓意连生贵子、开枝散叶等好兆头。
婚后第二天早上,新娘便在家中长辈的陪同下到村中的水井打水(寓意新娘勤俭持家)。如途中遇上小孩,新娘还必须向小孩派糖果(即生活甜甜蜜蜜的意思)。婚后第三天,由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,称“三朝回门”。
旺屋旺地
斗门人思想纯朴,尊重祖先,同时受佛教思想的影响,相信因果循环之说。为保家宅平安,在建房之前要旺地,房子建好也要旺屋。旺地或旺屋之前都要请法师择吉日和吉时,届时一家大小都要出席,并把一家人的生辰八字交给法师,然后法师开坛拜祭。旺地时,法师在前面一面敲锣一面念经,而家人则按长幼顺序跟在后面走,同时不断放鞭炮。一行人在新屋地上先走一圈,再顺着小路一路敲锣、放鞭炮走至大路口,据说这是把原来屋地上的野鬼赶走,以保家宅平安。完成后,家长要给家中各人一封“利是”。旺屋同旺地基本一样,只是旺屋时还要请一男性亲戚待法师在前面鸣锣念经时,其要手持蘸了柚子叶水的榕树叶跟在后面,待法师指到哪他就扫到哪。家人也按次序排好队跟着在屋里走一圈后,在走到屋外的路口,据说这是驱鬼。回来后,法师再次念经,并把一家大小的姓名都同时念上,这一次是请本家祖先到位,以保家宅平安。事后,还要在新屋中每个角落都放上利是,尤其是门口和床尾等位置。当日家中要香火不断,并开长明灯,让祖先能看到亮光来到家中来。
生育
旧时,生儿育女有诸多“清规戒律”。如婴儿出生后,不准外人进入产妇家;在大门边插柚叶(男婴插左,女婴插右),一个月内,产妇只在家里哺育婴儿和休息,俗称坐月。坐月期间,产妇因事出屋,必须披头巾,戴笠帽。
婴儿出生三朝,要请村内上了年纪的女亲属和女邻居吃姜酒。吃姜酒时,乡亲除送些鲜蛋钱粮外,还去探望婴儿和产妇,并说些祝愿话。
婴儿出生后12天,外婆和亲戚都要备些产妇、婴儿母子适用的礼品去探望,俗称探月。
满月,这是生育习俗中最隆重的一天。首胎男婴更为隆重。当天家中长辈赐名给小孩,孩子穿上新衣服拜谒祖先。若是男孩还须由一男童背着到村中社庙或祖祠祭祀添油点灯,俗称“天灯”(添丁之意);当日,来贺亲友给小孩送上衣物、“利是”,小孩外婆还送上衣物和背带。主人家将预先煮好的姜醋和红鸡蛋赠送亲友,中午或晚上设宴款待亲友,称摆“满月酒”。
过了满月,产妇坐月禁忌基本解除,不但可以外出,还可适当参加生产劳动。
婴儿满一百天(即“百岁”),外婆家则送婴儿车(俗称“椅笼”)、衣服等物品。
到婴儿一周岁时外婆家则送来新鞋,俗称“着鞋仔”。古语有云,孩子三岁定八十,因此在“着鞋仔”当日家中长辈会拿出笔、算盘、秤等东西让小孩选,来确定小孩将来喜欢从事何种职业。
做寿
斗门人一般在成年后每逢闲生日(即非逢十的生日)只在家中吃一顿较好的午餐。每逢十生日,经济宽裕的,家中多备酒菜;经济不那么宽裕的,也想闲生日一样过。如男人的三十岁生日,岳母则送上一条新裤子到贺(俗称着外母裤)。当日家中还准备丰盛的宴席招待客人;女人嫁到男家后的第一个生日叫“新生日”,当日早上,女方母亲会送上猪肉和鸡到男家祭祀祖先,祈求祖先认可保佑;老人每逢过六十岁或七十岁生日,一般都在家中备上酒席,亲戚也要做糕点、寿桃(即寿包)前来祝贺,名曰“担生日”。
丧葬
在古代,由于受佛教思想影响,斗门地区大多盛行木棺土葬,即人死后将尸体先行土葬,三年后再将尸骨盛入陶瓮中,另择风水宝地安葬。
过去,人们把丧事称为“白喜事”,与婚宴一样十分隆重,上了60岁的老人,大多数自备殓服和购买一副寿木放置家中,并预先选定寿穴。在老人临终前,子女守在身边,直到老人咽下最后一口气,俗称“送终”。当老人弥留之际,便给其理发、船上寿衣和鞋袜,寿衣的袖子要盖过老人的手掌,以忌手露出来,将来向儿孙讨饭。
老人一旦断气,其亲属齐声欢呼死者,认为这样可以使亡者返魂,若不能返魂,地狱鬼差也会善待他,认为他是好人,阳间舍不得他死,并嘱咐他在阴间优优悠悠,不必挂念家人等,接着用布块蒙镜子或相框,拿银器放于死者口中,陈尸厅中,并盖上白布。嫡系长子肩挂幡旗,带领孝子贤孙向遗体环绕一周,然后孝子们随法师到水沟或河涌投几枚铜钱取水(俗称“买水”),由嫡系长子捧一瓦砵回来后,放上柚子叶,用白布蘸水在死者眼、鼻、口擦洗,祈求让死者干干净净去见阎王,即“洗净眉目上天庭”。洗毕将盛水的砵,猛掷于地,家人听到破碎之声后,嚎哭,谓之“开孝门”。这时,法师念诵为死者超度亡灵,即所谓“开路”。全家洗头、散发披麻穿白孝服,举哀三日才出葬,由长子或长孙伴宿守灵,死者的灵位安置草灯和香炉,并要灯火长明,焚香不断。
其时派人向亲友报丧,吊唁客进门都向死者跪拜或鞠躬志哀,给予金帛,孝子们跪地向宾客叩头还礼,并回一封“利是”。女者如属亲人吊孝,便入帷哭,哭一声,诉一声,哭时自叹命苦或只求死者护佐。当空棺材抬到门口时,由死者家人出来接财(财与材谐音),入殓时孝子贤孙回避,盖棺后孝子贤孙绕棺一周,与死去亲人诀别。有些地方会在死者身上或棺上放一条裤子,由长子或长孙揽之,称揽棺,据说这样将来子孙可以大富大贵。若为高寿或满寿的死者称为“笑丧”,丧家遣孩童从棺底钻过,据说这样可以益寿。接着是“安灵”,孝子们向灵前上香,烧冥钱,依次向亡人叩跪、奠酒、“赠饭”,所谓“赠饭”即是由嫡子或长孙蒸或煮一大盘饭,由孝子一碗碗向灵前奉上,随后便倾到酒坛里去,待出殡时埋入墓。
一般出殡的时间在中午(因为中午时分没有影子),由丧家至亲披麻戴孝送葬。在送殡时有亲友在孝子旁边拉扶,俗称“拉丧”。送殡时,唢呐手吹奏《云娥》哀乐,声韵凄凉,催人泪下,死者嫡裔随着哀乐声嚎啕大哭,沿途撒发冥钱,意思是给死者一些路费开通冥路;返家时一路放鞭炮和带回一炷香火,即所谓招魂回府。富有者还请仪仗僧侣开路,为死者搭灵棚、演戏等,风光大葬,表示哀荣。
棺材下穴时,死者血裔要背棺而跪,并移开影子,使不入穴内。而埋土时先由孝子们将泥丸放入穴内,表示祝愿亡人安息,祈望生者健康长寿,等到埋土成坯便上前奠酒、烧冥钱举哀。出丧诸事完毕,丧家当天给来客一封缠有一段红线的“利是”(俗称“灰金”)作为辟邪,并烧堆柴火让来客顺次跨过。高寿者过身后,丧家多设晚宴。死者灵位放在神楼中间。葬后还要做七旬(三七),每七天晚上,都有喃呒(法师)念经。到了最后的一个七,富有人家还用纸糊成楼房及各种先进设备到路口烧,名为“烧富”。祈求死者到阴间也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,家中有大孝者(丧父母的)必须斋戒100天,在此期间家中不得动土兴工,更不能到别人家串门。土葬3年后,死者家人择吉日改葬,移开朽棺,用白酒洗净骸骨,再以瓦瓮盛骨重葬,叫做“执金”,盛骨的瓮叫“金塔”,3天后再祭坟,谓之做“三朝”。
凡是未婚死者(包括婴孩、少年或成年未婚者)之墓,都不设后土“龙神”,婴孩夭亡者由丧家请人用草席卷起婴儿尸体,盖上布块,挑到野外掩埋。少年夭亡一般丧家不送丧,或仅由年纪比亡者少的人送葬,但少年亡者如有少妻在室,如有死者示意其改嫁者,在死者或其灵前砍红线,一截留在尸床代殉,另一截由女方带走,表示情缘已断,今后嫁娶自由。
而未成年死者,待其到成年的年纪后,家人便会替其在阴间觅一头亲事,俗称“冥婚”。男方家里神楼上供奉两人灵位,双方家庭从此永行姻亲之礼。
在外地死亡的乡人,其遗体或骸骨运回家乡时,一律不许进村回家“安灵”。因此,乡人在村口建一间砖瓦殓房(俗称方便所),为客死异乡的人运回的灵柩暂停之处,并作为举行“安灵”和法事的活动场所。
新中国成立后,丧葬习俗有所改革,打斋、拜忏等迷信活动基本消除,披麻戴孝也代之以臂缠黑纱,土葬也逐渐改为火葬。
网站地图 政务邮箱 联系我们 珠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站 版权所有:365bet体育365bet官网_bt365体育在线_365体育亚洲官方入口app下载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主办单位:珠海市365bet体育365bet官网_bt365体育在线_365体育亚洲官方入口app下载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:4404030001 备案号:粤ICP备05026010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302000157号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