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山村中央的山丘上有一座最高的碉楼, 它饱经沧桑,迄今已近90岁高龄。它名曰:镇南楼。取这个楼名是有来历的。有一年,雷击把乌石山上的文阁打得“开花”,同年南山村真的出了一个名人。再说,文阁“开花”那一瞬间,只见一道红光冲天而起,直扑南山村北边南基山顶(现今成了村中的山丘地),霹雳一声巨响,化作一缕青烟。青烟散后,无影无踪。有人说,乌石山的“龙气”被那次雷击击出来,冲天而起,飞来南基山上空,最后钻进此山了。于是,有人提出,要在村北边的南基山上建座碉楼把它镇住,不让它跑掉,这里就成福地,以后就可安居乐业了。人们这样传说着,可是终因财力不足,而且又缺热心人带领,日子也就照旧一天天过去了。
1925年,热爱故乡的旅美侨胞陈泽三和陈典经,带头捐助和发动旅美华侨一共捐白银11000两,并携回故乡作兴建碉楼的经费。翌年,一座高21米、6层, 长和宽各为4.7米,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碉楼,在南基山顶的茂林中落成。因为要镇住那跑进来的“龙气”,自然就给这座新生的碉楼取名为镇南楼了。
碉楼将落成之时,人们认为不但应该给它起个好名字,还要用高度概括的几个字镂刻在墙上,以彰显其精神,寄托大家的祈盼。
那时农村人都希望添个男丁,一来可以传宗接代,二来多个劳力,三来人丁兴旺不怕别人欺负,所以生了个男孩就十分高兴,感到是祖宗荫护的。自从动土兴建碉楼以来,这一年内村里竟出生了多个男婴。这不就是新碉楼带来的福气吗?于是就有人建议,从这一年内出生的陈振钟等多个男婴的名字中,各找一个字组成有意义的四字句,用它做牌匾,就很有意义了。结果,“南乾钟瑞” 4个字找出来了,并在碉楼第5层的外墙上,用苍劲有力的正楷字镂刻上去。这几个字正好表达了当年全村人的希冀:此楼汇聚了吉祥和瑞气,钟灵毓秀,将来定能给村庄带来兴旺发达。
1927年,澳大利亚悉尼的陈洽典等24位侨胞又集资铸造一口铜钟,送到第5层里悬挂起来。那铜钟虽小,却钟声嘹亮,方圆70平方公里都能听到,最远能传到当今的平沙镇大虎村。在建国前兵荒马乱而又落后的年代,村民用规定的敲击点数和快慢节奏钟声作为联络南山六里(村)、传递好坏信息的重要工具。这高楼便成了护村为民的守护神,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。
1938年,从三灶飞来一架日寇轰炸机投下一颗炸弹,妄图炸掉镇南楼。敌机出现时,镇南楼上响起了紧急的报警声,全村绝大多数人都纷纷逃进树林中躲避去了。说来也奇,当那枚炸弹向碉楼落下的千钧一发中 ,突然狂风骤起,将炸弹吹向数十米的山坡下,把一位来不及逃避的盲眼阿婆及其房屋炸飞了,高楼却安然无恙。有人说,这是地下龙气在显灵,鼓起一股旋风,不让日寇逞凶,保护了村民!钟声再响起的时候,人们平安归来。可是,被炸的房屋已成了一个有几米深的大坑,石条门槛飞到数十米的田野上。碉楼如果被击中,全村的房屋就将被毁坏一半,情景会更凄惨!
1940年10月23日凌晨1点,“当,当……”清脆、急促、洪亮的钟声敲响了,把南山的村民唤醒了,把五山各村的村民也叫醒了。在地下党的领导下, 南山、马山、网山3个村农民武装和民团三面发起进攻,向驻在马山村创基祠和泥楼的日寇发起攻击,击毙、击伤日寇3名。这夜半钟声,就是向日寇发出的民族的怒吼!
1942年11月4日凌晨4时许,顽固派国民党“挺三”伪军、土匪等800多名,突然把在大虎的游击队和在南山那里耕作的村民包围起来。游击队副大队长郑少康亲自指挥部队还击。扼守上山通道的警卫班长用机枪狠狠地向敌人横扫,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;当敌人抛下死尸,被打退的刹那间,他也受了重伤,但当他听见远处镇南楼的钟声,又顿时勇气倍增,坚守阵地直至牺牲,因为这钟声代表人民在呼唤和亲人的重托啊!
1949年11月的一天,钟声欢快地响了。6条村的人民欢天喜地,涌到镇南楼下,载歌载舞,在地下党员的带领下,引吭高歌“解放区的天,明朗的天”。钟声,歌声,笑声,锣鼓声,还有爆竹声,组成震耳欲聋的交响曲,在欢庆解放,欢庆人民的胜利!
(陈国齐撰文)
365bet体育365bet官网_bt365体育在线_365体育亚洲官方入口app下载